
在铁路技术攻坚的赛道上,他以永不止步的钻研精神突破技术壁垒;在服务铁路事业的征程中,他以匠心筑梦的坚守姿态诠释责任担当。从校园里的学生会骨干到铁路一线的“技术大拿”,他用十余载的实践淬炼,成为母校人才培养的标杆典范。他就是轨道交通学院2008届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校友李军欢。
勤学笃行,淬炼专业根基
2008年,李军欢以优异成绩考入轨道交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084201班班长兼机电学院学生会主席,他不仅保持着优异成绩,连续斩获校级奖学金,更以出色的组织能力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在他的努力下,学生会不仅是学生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成为同学们排忧解难的温暖港湾。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学习难题,李军欢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让同学们在短暂的三年大学生活中充满活力与快乐。这份出色的表现,也让他在毕业时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扎根一线,锤炼实干本领

2011年,李军欢入职上海铁路局杭州电务段,初入职场便直面道岔技术的复杂挑战。为攻克道岔设备数据繁多、病害整治难度大的难题,他开启“白加黑”学习模式:白天跟随师傅深入铁路线跟班作业,晚上在宿舍整理笔记,将道岔框架数据、根端支距等核心参数烂熟于心。同年春运,他主动请缨抽调到杭州客运段甬广车队助勤,在K466次列车担任列车员,以“零失误”的服务保障旅客安全,展现出铁路人的严谨作风。
2014年,李军欢调任台州南车间,从雁荡山信号工区工长到车间道岔主管工程师,他系统钻研道岔整治技术。在三门县练功基地,他反复实操道岔机械调整,双手磨出厚茧;为攻克黄岩站12号道岔高频病害,他连续72小时驻守现场,绘制出23页《道岔病害图谱》,最终将设备故障率降低92%,成为车间公认的“道岔活字典”。
匠心传承,培育技术新军
作为杭州电务段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李军欢将“传帮带”视为使命。近三年来,他累计为500余名新职工开展道岔技术培训,创新推出“三维模拟教学法”,将复杂的道岔结构转化为可视化模型。他带领团队编制的《道岔标准化整治手册》成为全局培训教材,培养出12名段级技术能手。同事们称他为“行走的技术库”,每当遇到疑难故障,他总能迅速定位问题症结,用“望闻问切”工作法破解200余起设备隐患。
荣誉加身,不忘匠心初心
2023年,李军欢荣获“全局技术能手”“杭州电务段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并在集团公司“建工‘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竞赛中获评先进个人。2025年,他凭借在道岔技术领域的突出贡献,斩获“上铁工匠”称号及上铁集团公司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荣誉,他常说:“是母校‘励志力行’的校训教会我坚守,是铁路师傅的言传身教让我成长。”
寄语青年,传承奋斗力量
“学弟学妹们,校园是梦想起航的地方,要珍惜每一次实训机会,把专业知识学深学透。”李军欢强调,“步入职场后,别怕吃苦,越是复杂的技术难题,越能锤炼真本领。坚守匠心,终会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光彩。”
从青涩学子到铁路工匠,李军欢用十余载光阴诠释了“匠心筑梦”的深刻内涵。他的故事证明:新时代的铁路人,既能在技术攻坚中勇当先锋,也能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凡,用执着与热爱书写属于中国铁路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