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智慧公路技术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是我校聚力推进第二期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取得的又一项国家级重要标志性成果,也是我校持续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的重大突破!

9月9日,在浙江省总工会、浙江省教育厅指导举办的浙江省第41个教师节庆祝会上,团队负责人陈凯教授代表团队接受了表彰。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团队多年来躬耕职教、立德树人的高度认可,更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把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融入教育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中,成为智慧公路交通重点领域的中坚力量。负责人陈凯教授担任路桥专业带头人十五载,凭借高超的专业水平与深厚的学术造诣引领学科发展,以丰富的行业经历与管理经验为团队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团队构建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金字塔型”教师发展梯队,以数智交通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为依托,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形成“领军人才领航、骨干人才支撑、青年人才跟进”的雁阵格局,涌现出全国交通运输科技英才窦慧丽等行业领军人才,蒋锦毅、张玉、杭振园、薛德敏等一批青年科技英才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为团队可持续发展与交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团队锚定德技并修育人目标,构建起“红色基因+学道修路”大思政育人体系,打造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组建国家级教师团队2个、立项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4个,引导师生传承“甘当铺路石、敢做承重梁、勇当开路者”的新时代交通工匠精神。团队构建了全国首个智慧公路人才培养体系,联合龙头企业连续十年开设智慧路桥订单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数智路桥工匠”,为全国首条杭绍甬智慧高速输送800余名技术骨干,核心岗位占比达 71.35%,《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浙江交通精彩蝶变》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
团队领衔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入选全国职业教育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全国仅十项),实现了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国家级项目全覆盖,总数量达30多项,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团队将科研创新融入育人全过程,培育“柔芯”抗裂技术等学生科研项目138项,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2项,省级以上获奖100多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智慧公路方向)专业群连续三年在“金平果”专业群竞争力排行榜中稳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行业类办学院校专业建设的卓越标杆。

团队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以智能桥梁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龙头、数字公路省级工程中心为支撑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依托学校有组织科研体系,聚焦公路边坡数字化监测、沥青路面新材料研发、长大桥梁安全运营监测、“四好农村路”数智管养等关键技术领域,培育高水平科创团队。自主研发的山区公路“AI 安全员”边坡监测体系获省领导批示肯定;主持开发的“浙路智富”农村公路数智管养平台成功入选国家级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案例,为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方案”。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我校智慧公路技术教师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和弘扬黄大年精神,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当好建设教育强国和交通强国的排头兵,为高质量培养交通新基建高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路桥学院、人事处供稿)